自去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后,关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相关论述已有很多,其中以《人民日报》去年4月26-29日连续四天刊登的《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最具有代表性。而我在全县解放思想大讨论座谈会上来谈这个话题,多少有点不合适。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论题太大,以我自身的知识能力而言是不能言之的,另一方面,这个论题应该是领导来讲,作为一个基层干部来讲,有超越之嫌。但是,就目前全县工作来看,自去年县党代会把“生态立县、民营活县”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安排,以“打造神州瑶都、生态山水名县、旅游度假休闲胜地、绿色农业基地”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核心。这些工作已经提出来将近一年了,在这期间,我认为,要使工作有所突破,除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外,通过宣传、发动及形成相应的机制带动全县广大群众的参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加上,现阶段又正在做涔天河水库移民工作,都是涉及群众核心利益的工作。因此,结合工作的需要,一方面介绍一些关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及处理对策的理论,另一方面对我县具体一些特点和对策也进行粗浅的分析,虽贻笑大方,但希望还是对工作方面有所帮助。
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基本特点:两个主体的变化
任何工作都有主体与客体之分,而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因此从“工作”的视角来看,两个主体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群众基础发生了变化。其主要特征:一是代际更迭。党执政初期的群众基础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大多退出职业舞台,现在活跃在时代舞台上的新一代群众基础,大多数对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是认可的,但对党的认同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感情认同,转变为法理型认同和利益认同;二是结构变化。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复杂化,群众划分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由于群众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特点,必然导致社会价值观多元、利益诉求碎片化;三是民主法制时代,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显著增强,执政早期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无条件信任和服从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让位于对个体权利的追求;四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由于社会分化等问题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逆反”心理;五是由于党风廉政等问题带来的对公权力的信任度降低;六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形成了新的表达诉求渠道,成为群众参政议政发泄情绪的缓冲阀、调节器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使群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等等。简而言之,群众工作的复杂程度高于改革开放前。
另一方面,作为群众工作的施行者——党的队伍自身,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和终极目标未发生变化,但在党员构成、党员个体价值趋向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其基本特征:一是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社会上有多少利益群体,党员的社会身份就来自多少利益群体;二是党的干部队伍经历了几次代际更迭,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战争年代老一辈党的干部相比也有很大变化;三是长期执政,党自身与权力紧密结合,某些领导干部自身变异,如权力主体意识错位;党风廉政建设仍然直接影响党群关系,特别是很多群体性事件背后,往往与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作风问题相连;四是在社会飞速变化的同时,某些干部能够跟得上时代变化,而某些干部自身素质跟不上时代变化,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意识欠缺,导致不断出现被社会所诟病的问题,比如,仅仅因揭露问题而被定为“诽谤罪”等做法;五是封建文化传统的影响,官本位意识,“面子”意识,与现代社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六是有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害怕群众,不敢与群众打交道;七是部分领导干部对上负责大于对群众负责,这与干部授权方式相关;八是有的干部和工作人员以传统的工作方法对待今天的群众,以行政权力管卡压为主,群众不能接受。有许多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表面看都不是什么大事情,但积累多了就导致民怨,而我们的某些干部对此没有危机意识。
二、新考验与新挑战
群众基础与干部队伍两个主体的变化相互交织,又与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结合在一起,对党的群众工作形成重大考验与挑战:
一是群众主流一方面渴望公正、稳定,另一方面各阶层之间又互信不足,公权力与民众之间良性互动不足,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考验党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政合法性。
二是群众的诉求大多与利益相关,考验党能否公正协调利益关系。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指能否公正协调社会分配,防止公权力与民争利;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是基层各种利益矛盾能否得到公正、及时化解。基层普遍反映,现在思想工作难做,因为所有的思想问题的背后都是利益问题,如果利益问题不解决,思想工作收效甚少。这是最大的问题。
三是社会利益诉求与政治诉求交织在一起,考验党如何应对民主政治。群众首先关注的是利益,但利益能否得到公正协调,需要特定的制度、法律保障,这与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权力制约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社会公正是靠民主的制度、机制来保障的。这就要求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转变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的机构和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能够与这种新变化新要求相适应,有的则明显不能适应,习惯于用传统的强制性手段对待群众,少数地方甚至出现过领导者一句话就决定一个街道、一个村庄是否拆迁的行为,这与社会主流价值理念有很大差距。
四是群众工作中出现“倒逼”现象,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改革魄力与能力。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但作为群众个体、群体而言,需要党来组织、引导群众,这就是群众工作。现在是群众“倒逼”我们改进工作,比如,社会批评、社会监督日益增多,公民社会的发育已经是客观趋势,而我们面对变化了的群众有时却陷于被动应付,哪里出了窟窿就往哪里堵,哪方面出现问题就强调哪方面的重要性。换句话说,群众工作方式的转变滞后于社会的变化。实际上社会的发展和转型需要实事求是、统筹全局、未雨绸缪的引导方式。
五是党风廉政问题直接影响群众工作的效果,考验执政党能否最大限度地解决党风廉政问题。党风廉政直接影响到党群关系。近些年来群体性事件居高不下,其深层次原因之一与党风廉政问题有关。就干部队伍总体而言,出现的问题大多数属于作风层面,如对群众冷漠,方式简单粗暴,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等等,导致群众难以接受。但就其价值取向而言,本质上还是能否以群众权利为本位的问题。
三、规律性经验及对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党的群众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开展,在基层涌现出大调解机制、群众参与立法等有助于社会进步的新做法。党的群众工作初步展示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价值取向符合时代主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搞好群众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之中,贯穿于权力运作的全过程,是做好群众工作最根本的前提。以部门利益、行业利益、甚至小团体利益来侵蚀公众利益,无论在道义上还是在法律上都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唯有突出强调这一点,才有所谓“执政为民”的制度与行动。
要做好当前新形式下的群众工作,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对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群众是现实的,公正协调各方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尊重民众的基本权利,是维系当下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基本条件,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容。没有民生的进步,就没有党的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把热爱群众、尊重群众、时刻为了群众,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人民群众看成自己的衣食父母,深怀爱民之心,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地为他们解难题,在工作中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请喝、一句热心话相送”,许多看似难乎其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认真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时刻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凝聚群众的力量。只有扎扎实实帮助群众排难解困,化解民怨,理顺情绪,才能凝聚人心,为老百姓把好事办好,将实事办实,从而实现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带动群众谋发展,巩固党的群众基础。
二是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定不移地抓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加快发展步伐,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从而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内在的原动力。首先发展经济,这是做好群众工作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综合实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条件改善了,才能更好地执政安民,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群众基础就越扎实,群众工作也就越好做。经济没有搞上去,一切都是空的。其次是发展民主政治。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推进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扩大群众对政务、财务和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尊重和维护群众的民主权利。没有民主,社会公正就只能依赖于少数权力行使者的素质。民主的制度化发展需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再次是发展先进文化。要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是必须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做好服务工作。面对变化了的时代和群众,唯有服务,从权力运行的体制和机制上,从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式上、工作重心上转变到服务方面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在群众中的政治动员力,形成对社会的凝聚力。群众工作的实质,说到底就是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政绩观要端正,要把为人民造福作为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为了党的事业、国家的利益、人民的福祉,而不是为了谋取高的职位和换得个人一时的荣誉;其次取得政绩的手段和途径一定要正当。创造政绩,要靠艰苦的工作和实干精神。那种靠所谓“形象工程”得来的“政绩”,靠虚报浮夸骗来的“政绩”,都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而是地地道道的败绩。再次衡量政绩的标准一定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基本标准,把评判权交给群众,看是否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是必须与时俱进,灵活处理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民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以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方式开展工作,灵活多样,确保党以多种姿态、手段联系群众。在处理群众工作时要懂得吃亏、善变、果断。懂得“吃亏”,是指在不违背现行规定及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充分利用换位思考方法,将事件处理好;懂得“善变”,随着物质基础的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我们要转变执政理念,积极变人民的合理性诉求为合法诉求,在不突破大变的原则上实现小变,在变的过程中结合历史,主张在不合理、不合法事宜上尽力为民众寻求一个解决问题的平衡点;懂得“果断”,在作出处理决定之前要对事件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直接到群众中去,吃准问题就及时解决,不能口头承诺不兑现,从而失信于民,失去威信。
五是必须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及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事坚决不做,一旦发现坚决处理。社会是正义的,邪不胜正,对破坏社会秩序和发展,影响团结等损害民众利益的事我们也要坚决给予制止和打击,做到早防早控,打早打小。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要畅通信息渠道,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编辑:redcloud
作者:韦和新
来源:大石桥乡党委
本文链接:https://jianghua-wap.rednet.cn/content/2012/05/29/852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