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跌落在没有航标河流里的美丽传说(外一篇)
2012-07-10 16:00:26 字号:


    巍巍萌渚岭孕育而出的冯河,是潇水河的源头河流之一,这条没有航标的森林河流蜿蜒于千里瑶山之间,经已故著名作家叶蔚林先生挥动大手笔,《没有航标的河流》这叶轻舟便驶入大海,冲进了世界文化的海洋,演绎成了东西文化的经典之作。
    这文化的林地,这绿意荡漾的河流,更让我关注和牵挂的,还是那条自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比邻两广的边陲重镇—码市,冉冉蒸腾升起,沿河而下的长长雾岚,它浩浩荡荡,它曼妙轻步,它逶迤绵长,随季节和天气而千变万化。在它跨过涔天河大坝这道门槛后,拐弯来到该县东田镇牛尾道自然村上空和山腰,就再也驻足不前了,是环顾?!是回望?!抑或是寻觅?!还是聆听什么……
    之后,这条雾岚没入村尾的一个岩洞,就消失不见了。
    如今,这条长长的雾岚在我眼前飘动十年了,不!它在我心中应是流淌了千年万年,至于,它何时来到人间,已无从考证和追溯。
    每天里,它都有新的内容,新的变化,新的诉说……
    晴天的早晨,准确地说是从拂晓放亮至上午八点左右,特别是天空高远的日子,这条雾岚大气磅礴,又有如龙腾虎跃,呼呼生风,那气象万千的气势壮观极了。
    阴天,或是阴阴晴晴的日子,这条雾岚则变得柔柔弱弱,如女子在舞动长袖轻歌曼舞,那神姿飘飘渺渺。此时,如果有心凝神聆听,还真有乐咏歌声从远处飘飘而来呢。
    就是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它也不会让你失望,总不失时机地给你相约的刹那,让你失落的心,存有丝丝欣慰和希翼。
    这就是江华胜景中的溪江晓雾。
    其实,月明星稀的夜晚,于黎明虫鸣鸟啾的寂静时刻,或是雨后初晴的傍晚,或是霞光满天的美景里,时常将你凝视,远远地望着你遐想神游,很多时候,看见你从千里万里追赶而来,亮丽的雾岚,或是顺着河道,或是绕着青山,或是漫步踏浪,或是追逐嘻闹,抚慰我累累伤痕的心灵,滋润我孤寂干枯的灵魂。
    就连我五岁的儿子,也经常指着雾岚说:“爸爸,快看雾龙来了!开车带我去看有几个姐姐在里面吧!”
    隔壁的嫂子说:“那是媳妇在给家娘婆送洗脸水呢。”
    此时,你如若沿河驾一叶轻舟顺河而下,或是乘一木排穿越而行,这绝妙的景致,让人傾倒,这身临其境的感受,会使人真以为度入了人间天堂;若是驾车而观,沿河而游,你会亲历一回那《桃花源记》里:“洞里一日,世间已过百年矣!”还有那如梦如幻的意境,那不知天上人间的绿意,会使你好像真有在空中腾云驾雾的感觉。
    冬日,一个暖阳的日子,再次拜霭这条雾岚,再次览阅、赏析这条魂牵梦系的溪江晓雾风景,并进行神形的相接相连,在将轻纱层层剥离后,我深入到了其中的肌体,让我知晓,让我再次明白,并挖掘出其中的内蕴,这美丽的风景里,是凄风苦雨汇集而成的血泪之河,是瑶族人民行德行孝道最好的历史见证。
    相传距今约三百五十年前,在现今的码市镇,生活着一对夫妻,他们以熬酒磨豆腐为生,过着清苦而简朴的生活,只是夫妻俩中年方得一子,为此,对儿子呵护有加,日子倒也和和美美。不想天有不测风云,丈夫在一次外出卖酒卖豆腐时,几日不归,妻子、亲友和邻居寻遍附近的村村寨寨,却不见踪影,最后,于深山密林里,找到了丈夫装酒卖担的木桶和竹箩,以及丈夫出行时穿的衣服,还有散落的白骨,方知,丈夫定是被山中的大虫(老虎)吃掉了。
    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好不容易将儿子养大成人,并娶一大户人家千金小姐为媳。哪知,儿媳大小姐脾气不改,加上嫌弃这个贫贱的婆婆,不仅不尽赡养义务,还将婆婆赶出门外,不得回家。
    年迈体弱的婆婆,万般无奈,离开码市,沿河而上,以乞讨为生,其间的酸甜苦辣,无须细说。
    一天,阴雨霏霏,于暮色苍茫的傍晚,两天未进食的婆婆,远远看见,河面宽阔的河畔边居住着几户人家,那袅袅炊烟牵引着老婆婆的脚步,不想雨天路滑,一个趔趄跌落深谷……
    醒来的时候,是第二天下午了,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在一个十多米深的岩洞里,旁边堆放着食物和银元。梦幻中,老婆婆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岩洞里的?又是谁救了自己呢?依稀中,好面熟的,好像在哪里见过,对!老婆婆终于想起来了,原来,在神像上见过他们,在壁画上见过他们,他们是汉朝时期的张良、韩信、萧何三个人,老婆婆知道自己是遇到仙人了。
    从此,老婆婆就在岩洞里住下来,并潜心修炼,广布善缘,最后修成正果,得道成仙。
    后人把这个位于东田镇牛尾道自然村的岩洞称为—德仙岩,并用颜体刻篆在门口上方正中的地方,字体雄壮、苍劲,浑厚有力,字迹清晰。还筑有庙宇,现存三方清代不同时期的建庙石碑,并供奉张良、韩信、萧何的神像,只是庙宇年久失修已坍塌,神像也被他人偷走。
    为了纪念这个得道成仙的婆婆,后人在码市镇建了娘娘庙,为彰显孝道,戒勉后人,惩罚这个不孝顺的媳妇,让她永永远远给婆婆送洗脸水。
    另外,将这个故事化作一尾小鱼放逐河中,在码市河段,至今生存着一种鱼类,它的叫声好像婴儿在哭泣,当地人把它叫着娃娃鱼,是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十年前,有人非法打捞两条,最大的一条有四十五斤重,它不会是当年放逐河中那条鱼的子孙吧?
    这条让人心动的雾岚,这条如诗如歌如梦的雾岚啊!但愿今后不再凝重,不再流淌着血泪与辛酸,那冉冉升起的是美好的未来和希望,那流淌的是永远的清清碧波……
    

神奇的瑶药

    那瑶医瑶药的一个小处方,就那几株小草,几片青叶,几句神秘的咒语,即将那弄得人非常不舒服,且奇痒无比,怕光怕热,又流泪不止,甚至流血液的红眼病,于几小时的工夫,就把它制服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直至消灭得无踪无影了。
    这绝不是我的杜撰,是我自己亲自的一次实践体验。
    那年大学毕业,我来到了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乡附中,做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这里群山环抱,森林密茂,与湖南省的道县、宁远县、蓝山县相接相邻,是潇水河的源头。等待的日子,规范有序的学校生活,倒也让我过得平平淡淡的。然而,就是这平平淡淡的日子,却有一朵浪花在我心头激起,留下一个让我永远追寻的心结梦。
    这年的10月,可恶的红眼病,遍及全县的很多地方,我也不幸感染上了,很多人打针吃药效果都不显著,据医生说,治疗此病多则一个礼拜,少则二、三天。它虽不能危及生命,却给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还不时招致尴尬,因为,这是一个传染较直接,较快速的疾病。
    礼拜五傍晚,下村做家访,步行来到一个距离学校约二十里路的瑶寨,在一个学生的家里,一个六十多岁,瘦小却精神的老婆婆(这个学生的奶奶)发现了我的不适,帮我查看后,告诉我说:“蔡老师!这是红眼病,治疗这个病简单得很啦!等一下吃晚饭,你仅管放心地吃肉喝酒,我给你弄包药包一包,包你一觉醒来,就没事了。”
    酒足饭饱后,洗过瑶家的皇桶澡,老婆婆叫我眯上眼睛平躺在床上,就将捶弄好的草药外敷在我的双眼上,用一块布条捆上,系牢。
    不知是心理的作用,还是草药的神奇功效,住在这比空调还空调的瑶家吊脚楼里,枕着小溪流潺潺的歌舞声,我甜甜地进入了梦乡,梦里香得我长出了翅膀,那别样的蓝天白云,在灵山秀水里,我感觉到日子再也不平平淡淡了。
    醒来的时候,红眼病带来的烦恼和不畅快不见了,我慢慢地将布条解开,取下外敷的药物,看了一下时间,此时是凌晨两点钟。
    这真是一副神奇的良药啊!
    因之惊喜而激动的我,睡意顿消,思绪飘飞,明朗的月夜,牵引着我走出房门,走下瑶山的吊脚楼,融入大山的月色里,我要看一看这个能够生长那红眼病克星的神奇地方。
    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蓝蓝的天空,星星神秘地眨着眼睛俯瞰人间,四周群山环抱,云雾在山顶或是山腰沉沉浮浮地,继而,随层层山峦绵延远去……五间堂的二层吊脚楼座西北朝东南,四面附近约有五、六户人家。在清风的吹拂下,于阵阵的林涛中,有‘‘嘤嘤’’的虫鸣伴随着一片蛙鼓,外加那偶尔的几声鸟叫,跌落在小溪的流水声里,让人神清气爽,让人心如止水,又让人莫名地升腾起超凡脱俗的感受。
    原来,隐居山林还真是如此的美妙啊!
    一个月后,我改行从政(大学毕业前就基本联系好了的),离开了那个一直挂记在我心中的地方,那个踏入社会的第一课堂。
    因为那步入人生社会留下的第一行足迹,更因为妻子是一名医生,特别是现在查阅有关资料,翻阅百度网,在西医和中医中药里,居然没有找到像老婆婆那样治疗这个医学名叫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的灵丹妙药和良方。
    曾多次产生过重返追寻的念头,2009年4月9日,江华作家协会组织的‘‘相约香草园文学采风’’活动,因单位有紧急工作,而只在湘江乡停留了一个晚上,留下匆匆一瞥的刹那,让遗恨之苦在心头涌动多时。
    近日,终于有缘,文朋好友一行四人再次踏入湘江那个瑶山深处,找寻那缠绕我心头多年的心结,那老婆婆还好么?那老公公还健在么?这个梦还能圆么?
    一路上,我既兴奋,又忐忑不安,时隔这么多年了,我不知道是否还能找到心中那个模糊又清晰的地方。
    到达那个地名叫中央河口的时候,已是临近中午了,是老婆婆的儿子接待了我们,问及二老,他不无伤感地告诉我们,他的父亲和母亲已于两年前去逝了。
    听到这个让我伤心的消息,不争气的泪水流出了我的眼眶,我的心也随之变得空落落的,不光是为了老公公,这个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老猎人那顿最后的晚餐,以及那美味的山珍:野猪肉、麂子肉、麝香肉、山鸡炖野蘑菇;不光是为了老婆那奇绝的瑶医瑶药,而是为了我自己这么多年没有真正成行而后悔。好在儿子传承下了他们那逢山过山,逢水过水的猎人独特本色,以及那瑶医瑶药的传统,让我失落的心,得到些许的慰藉,感觉此行收获还是颇丰的。



[编辑:黎实]

编辑:redcloud

作者:蔡文波

来源:江华新闻网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