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的鸽笼式高楼大厦,无时无处不遭遇着噪音污染的人来说,江华瑶山那别致的吊脚楼兴许就是一份永远的诱惑了,更何况还有南岭那秀山丽水与瑶家古朴的风土人情包围着它呢?
瑶家吊脚楼“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瑶族人民根据实用性和环境特性,强化建筑性格,自由选址柴水方便、风光优美的地势,采用数十棵杉木撑起为基脚,建起被称为“千脚落地”的木楼。整座木楼以杉木为柱、为梁、为壁、为门窗、为地板,以杉皮为盖顶,不油不漆,无矫无饰,一切顺其本色,自然天成,朴实无华,或金鸡独立于山脊,或连片成寨于坡前,或负山含水,或隐幽藏奇,千姿百态,格局自由,情调浪漫,更重要的是它冬暖夏凉,不燥不潮,空气新鲜,是瑶山人最好的居所。
这些吊脚楼,以分散的、朦胧的、隐蔽的方式呈现在你的面前,像一曲淡雅美妙的音乐,像憨厚纯朴的瑶家汉子,像恬静害羞的瑶家女儿,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中,以和谐统一、浑然一体的内涵之美感染着人们。
记得19世纪的美学家、艺术家们都曾不约而同地把建筑叫做“凝固的音乐”。如果把我国源远流长的各种人文景观视为丰富磅礡的交响乐,那么我想,这瑶家吊脚楼便是植根于南岭山脉中,横亘千古、隐蓄已久的千古绝唱。它深沉凝重地吟唱牧歌、月光曲、摇篮曲,淡淡的旋律背后,蕴蓄着力度极强的动听故事,所以它千年流唱,屹立不衰。
难怪,古今那么多文人墨客、专家学者,跋山涉水、乐此不疲地纷纷来探访吊脚楼,并为之留下了无数诗画、美文和音乐。生于斯长于斯的瑶族画家王孟义,一生与吊脚楼结下了不解情缘。他笔下的吊脚楼静若处子,美似仙境。读之似有生命在其中汩汩流动。他的成名作《边寨》、《霜晨》,吊脚楼在他的画纸上散发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肯定。我想,画家兴许也是这吊脚楼的知音之一,吊脚楼本身的文化艺术魅力在画家心中激起了无限的创作激清与潜能,于是他下笔传神。
当然,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今新一代瑶民们有了新的追求,他们向往城市,走出了大山,融入到现代文明的城镇居民行列中来了,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吊脚楼,因此受到冷落。
走进瑶山我常常有感于这样的景象,在一座座雨后春笋般拨地而起的现代砖瓦小楼之间,总有那么几幢破陋的吊脚楼,在斜风秋雨中默默守望,隐有几分难以支撑的局促和飘摇。于是我的心中就不禁一阵酸苦;须知那一栋木屋就是一道历史镌痕,一个往昔的故事啊!你可以想象,当年它定然是一个温暖的家,家庭成员们相依为命,一代一代,春播秋收,艰苦度日,有多少辉煌或黯淡,平凡或奇特的生命的第一个足迹就烙印在这里了呀。屋内主人即使年老了,也常常回忆起那段艰难而温馨的生活,浑浊的眼神常常盯着那正在啼哭的生命,皱纹里便渐渐泛出了笑意,那是自己的希望啊。他们是被生活的风风雨雨剥蚀得如历经沧桑的吊脚楼一样苍老了,然而,谁能否定他们那被岁月剥蚀得发黄的创业史呢?谁又能忘记那盛满泪水和欢乐的摇篮曲呢?那儿是瑶族人民的血脉与灵魂。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祖先们遗留下了许多传大的建筑艺术作品,据有关专家指出,像瑶家吊脚楼这样的优秀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在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适应性最强、风格非常鲜明的一个建筑体系,人们应当对它有所认识。
诚然,吊脚楼的美学价值应是一种历史的纵深和渊厚,应是古今的接续和延伸,没有它的存在,就没有今天瑶族建筑的审美思路发展,它留给后人的是人类文明演变的足迹,是永恒的民族精神气质。
[编辑:黎实]
编辑:redcloud
作者:张建新
来源:江华新闻网
本文链接:https://jianghua-wap.rednet.cn/content/2012/07/12/852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