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码市镇旅游迈进“高铁时代”
2012-07-16 16:25:17 字号:


    江华新闻网讯(记者 杨丁香 通讯员 李现开 唐水竹)码市镇位于我县东南部,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之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瑶族风情和文化气息。有着“千里瑶乡第一镇”美誉的码市镇也曾在“靠山吃山还是靠山养山”、“要生态还是要发展”的痛苦抉择中苦苦摸索。“码市最大的资源是山林。如何让有限的山林资源成为经济发展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越过这道‘瓶颈’成为关键词!”码市镇党委书记伍继承如是说,以果林、瑶文化为支撑的生态假日经济为镇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这是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增效的双赢之路。
    

把生态资源变成生产力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战略及“打造神州瑶都、生态山水名县、旅游度假休闲胜地”目标,生态是资源,生态资源也能变成竞争力。在码市镇,这一理念如今已深深烙根于码市人心坎里。然而,世代依山而居的码市人也曾经历过观念转变的“阵痛期”。
    改革开放后,租卖林地、售卖林木等项目都让不少村民挣得盆满钵满。但好景不长,靠山吃山,坐吃山空,杉木的成长周期需要几十年,村民满心忧虑。后来经过政府部门引导,多数村民都把目光转到林果产业上。他们从治理荒山入手,把发展水果、茶叶、厚朴等种植作为主导产业,尤其是上坝村和龙湾村,短短几年内两个村的分别大力发展橘子种植和茶叶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余亩、500余亩,人均收入过万元。村民从发展林果产业中尝到了甜头,两个村也从穷山村变成了富裕村。省扶贫村——横江村村支书朱德明说,自从实行生态保护以后,村民徘徊了很久,后来经过政府部门引导,村民把把发展厘竹种植作为主导产业,短短一年内,该村厘竹种植面积达到500亩,按每年每亩5000元的利润计算,人均可增长收入3500元,明天再扩展面积500亩,争取早日摘下扶贫村的“帽子”。
    “过去吃山吃的是老本,如今吃的是生态。发展林果产业绿了荒山,建起一座村民发家致富的绿色银行。”人大主席钟世发介绍说,以发展林果产业为带动和支撑,以此全面实施了“三边增绿”生态造林工程,仅2012年,全镇植树造林2.4万亩,净增有林面积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7.95%,大龙山森林公园是湘粤桂边境保存最完好的生态林地之一,原始次森林面积达20余万亩。
    近年来,该镇大力实施“旅游兴镇”战略,做好全镇旅游业总体规划方案、码市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同时,该镇进一步加大对景区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全镇投入400余万元新建街道2000米,投入600万元新建自来水厂,继续完善供水管网,投入了100余万元进行路灯改造。目前,新城区已初具规模,城区面积扩大至4平方公里,结合镇区“五水”交界的特点,突出建设沿河瑶族特色民居风光带,积极为镇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宜居环境。
    
生态文化旅游铺开致富路

    “到外地太远,近年来,码市镇生态文化变化大,不如到镇区的乡村转悠……”每到周末,市民余洪军夫妇有时间都要去邻近的大柳村、咸佳村休闲。和余洪军夫妇有一样想法的城镇市民不在少数。近年来,素有“神州瑶都”美誉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年接待游客达32万人次,生态假日旅游成了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地处江华“南大门”的码市镇更是游客的首选。
    传统文化景区注入新内涵。该镇近年来完成了园林绿化、河道整治、水系整理、旅游接待中心等项目建设,策划了民俗文化节、自驾游等活动,增加了景区的文化氛围。积淀浓厚商业文化的码市老街,中共早期党员、中国工人运动领袖李启汉故居,明清时期军事要塞旧址所城村古城堡垒等景观更让人留连往返。
    该镇致力于旅游资源保护,大力发掘民间文化,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火烧龙狮”已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耍春牛”等多种(类)民俗表演项目已列为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初,该镇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节,新华社、省市电视台和报刊均进行了报道宣传,吸引了近万名省内外游客亲身体验瑶族风情。
    同时借助古镇独特的建筑艺术、珍贵的革命历史、绮丽的山水风光以及“瑶家腊肉”、 “瑶家十八酿”、 “码市卷筒”、“码市米饺”、“码市包虾”、“码市山螺”等色味俱全的土特产,精心打造“千里瑶山第一镇”这一旅游名片。该镇自2000年被列为湖南省50个重点建设小城镇以来,先后获得了“永州市科学发展示范乡镇”、“湖南省文明村镇”、“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 “湖南省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
    借力沿河岸道生态保护,今年5月,林业部门对镇区沿河两岸可视范围内的森林进行实地调查,划定了禁伐的范围。特别是香南至务江口17公里河段弯多谷深水急,极具开发峡谷探险漂流价值,并将其民主、田沟等村沿河两岸15000亩森林纳入重点生态林保护范围,码市镇地处潇水之源,境内高山连绵,溪谷纵横,该镇还依托自然资源,策划了民族特色体验节、自驾游等,采时令果、吃瑶家菜、赏瑶家景、体验瑶家活成为人民亲近自然、休闲度假、亲子体验的新宠。
    
生态经济注入民生“资本”

    生态码市造就生态的人居环境。夏末秋初的辇江河、大龙山森林公园河道溪水潺潺、清澈见底,两旁古色古香的栖息凉亭、跨河曲桥、傍水栈道与山河溪流浑然一体,游人在这里戏水、赏景、留影、休憩,尽情享受瑶山秀丽风情带来的十分惬意。
    借力城镇建设行动,以改善辇江河环境、营造亲水绿色空间、提升城镇综合配套为重点,码市镇投资2160万元,对流经镇驻地的河道进行功能提升和景观改造。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建成了集中供水厂,小镇居民像城里人一样喝上了自来水,投资3000余万元的码市客运站即将建成。
    与此同时,该镇着力抓好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三清”工作,全力建设生态家园。与各村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创建36个省级生态村的时间表和措施。与此同时,以已建成的湘源瑶家乐为基础,着力打造以龙湾村、田沟等村为主一批高质量的瑶家乐景点,实现全镇人均收入增加。 今年5月《码市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发展规划》方案出台,项目覆盖镇城区厚塘、瓦城等周边13个村,受益人口达2.1万人以上,该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改善码市镇城区周边环境,促进省级生态村及国家级生态镇创建,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生态低碳、宜居宜游、休闲舒适、凸显生态特色的乡村度假和旅游小镇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编辑:黎实]

编辑:redcloud

作者:杨丁香 李现开 唐水竹

来源:江华新闻网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