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我就听说过麻江源头有株“杉树王”。
我县,位于湖南省最南端、五岭山脉中段萌渚岭、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境域“九山半水半分田”,山明水秀,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杉木,自古以“杉木之都”、“华南之肺”享誉天下,素有“绿色宝库”之称,是湖南省乃至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千里瑶山深处有株“杉树王”,虽是理所当然,却不能不令人兴奋。
1993年春夏,我应邀参与编辑《中国瑶族第一县——江华》图集。卓然矗立在麻江源头的那株“杉树王”,在我县首次面世的画册上一展风采,必然会产生极大的轰动效应。可是,当我们孜孜以求邀约摄影师,欲赴实地采拍它的雄姿倩影时,探询中反馈的信息,却十分令人震惊: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或稍后的年月,那株“杉树王”已被砍伐了。像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没有拼死在疆场,而亡命于非正常死亡,哪能不令人扼腕叹息?我对此耿耿于怀,以至时隔近20年,仍然禁不住要执笔为文,对那株“杉树王”悼祭一番。
杉树是江华林区的主要树种,树干笔直,径大通稍,坚韧耐腐,质地优良,在林木建材中独树一帜,商家与工匠交相赞誉。这株“杉树王”,不知是名贵的铁杉、水杉、云杉,或是奇异的黄杉、红豆杉、篦子三尖杉,总之是一株古杉树。因为古,也就大,据亲见过它的身形的林业老工人说,它的蔸径须八人合围才能抱得住,显然可作为江华杉木的“品牌”和“形象大使”。
我听说过这样的传说,红军长征时,有一小股红军战士,转战到麻江源,在这株“杉树王”的浓荫下休憩过;建国初期,前苏联援华某林业专家来这里考察过,可以想见他当年发现这株“杉树王”时的惊喜神情;当地瑶族村民将这株“杉树王”奉为神树,向它敬献香火,求其避祸免灾······。不言而喻,这株“杉树王”是神奇而宝贵的。
但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这株“杉树王”在一声惊心动魄的轰响中忽然倒下了。
我不知道人们怎样为它办理“后事”,也不知道它的躯体,怎样被肢解而运送到何处,作何用途。当此之际,如果我是古生物学家或林业学者,我会痛心失去了一个可供科学研究的“活化石”标本;如果我是当代的徐霞客,我会叹息失去了一处壮丽的自然景观;如果我是当地的瑶族村民,我会惶恐失去了某种精神的寄托;如果我是博物馆工作者,我会在它的树干最粗部分横切一轮作为藏品······
但是,我不是自然学科的专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者,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位江华籍公民,一名迭字架词的文学作者,只能写一篇言为心声的文章,对这株“杉树王”表示迟到的悼祭。时过境迁,我无意于追究、也无法追究当事人或主事者的历史责任,直说了吧,我无非是要借此表示我对这株“杉树王”的关注,并发抒一通感慨,作一番反思。
我对古树名木情有独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随着见闻的丰富,知识的积累,思维的拓展,与时俱进,逐步提升的。
退休后,我每常旅居深圳,经历和见闻,让我感受着深圳人和全国人民一道“用文明托起辉煌的每一天”。
据《深圳晚报》报道:“为保护一棵古槐树,国家重点工程宝兰铁路二线的设计者,最近变更了已经确定的设计方案,让铁路从树旁拐弯,使古树免遭砍伐,工程为此将多花近百万元。”
或许会有人瞪圆眼珠惊问:这样做“值”吗?斩钉截铁的回答是:“值”!
因为,这是古树名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加以保护。这是坚决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即使是实施国家重点工程,也不应让法律打“折扣”。保护古树名木,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这消息不胫而走,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必将促使中华大地上现有的自然资源、历史遗物,能够幸免于难。其影响之广,意义之深远,所创造的价值之大,岂止100万元。这能说不“值”吗?
古树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是自然和人文发展的见证,被称为凝固的诗、活动的画、活的文物,其苍劲、挺拔、古朴的风格,将成为人们永远追求的精神象征。保护古树乃是保护历史文化、延伸人文历史,与发扬我们祖祖辈辈永远追求的崇高精神。须知,古树的生存与延年益寿是无可替代的。那些已经与人类共存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树,我们没有理由不给它留下一个自然、和谐的空间。如果连历史留下的这点遗产也将消失殆尽,我们还能向何处去寻找历史?应该想到,历史是不能杜撰与复制的:随意砍伐一株古树名木,就意味着撕毁了一页人文历史。这怎能不令人遗憾呢?
保护古树名木,具有普世意义,是世界范围的共同职责。中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做出了范例,流传着一段段感人的佳话:日本为古树而修路绕道,前西德为古树而将议会大厦迁址,我国苏州为保护一棵古树而不惜以50万元为代价……
因此,“保护古树,人人有责。”这是天经地义的,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可以肯定,时至今日,如果那株“杉树王”还巍然屹立着,是不会让什么人随意砍伐的。
众所周知,绿色是生命之源,是生命的象征,其主要载体树木、森林,是大地的肺;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湖南省十大林区之一,也是我国南方的重点商品木材生产基地,被誉为“华南之肺”。因此,江华人民不仅要保护好“杉树王”之类的古树名木,更要给大地添一片绿色:种植、培育、管理、保护好漫山遍野的树木、森林、植被,源源不绝地为国家建设工程输送栋梁之材;营造好“山水生态一体,人文自然相融”的人居环境,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届时,“华南之肺”的律动与吐纳,将充满永久的活力,为这块土地,托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辉煌的每一天。
这是江华人民惠及子孙后代功德无量的壮举,是江华人民对国家应有的历史贡献,也是江华人民永久的自豪与荣耀!
作者简介:
彭式昆,笔名梁津,瑶族,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37年生,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人。1961年毕业于湖南师院(今湖南师大)中文系,历任高中教师,工人,建筑设计师,校长,县文联副主席、湖南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原零陵地区作协理事,永州市文联名誉委员,湖南诗词协会理事,永州诗社常务理事,江华诗词协会会长,业绩入载《中国当代著作家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部分作品发表于《民族文学》、《湖南文学》、《小溪流》、《散文选刊》、《理论与创作》、《潇湘巨变》、《华夏散文精选》、《散文百家选》(第三卷)、《湖南农村报》、《文化时报》、《三湘都市报》、《深圳特区报、商报.晚报》等报刊、文集;执行主编《江华历代诗文选》(珠海出版社,2005年),编辑《江华民族民间歌谣集》(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从事散文写作多年,现今主要研习中华传统诗词。
编辑:redcloud
作者:彭式昆
来源:江华林业信息网
本文链接:https://jianghua-wap.rednet.cn/content/2012/08/06/8524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