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走进美井,纷至沓来的记忆
2012-09-14 10:51:23 字号:
   


    周末,跟几个朋友驶车前往美井,想象中,这个村庄的路一定很难走,其实我的判断失误,建设新农村中,水泥路已直接通进村里,直达家家户户。
    进得村来,一棵硕大的古树迎接了我们,挺直的腰身,伸张的树冠,密密麻麻的枝叶茂盛得把阳光遮蔽得严严实实,好些老人小孩就在树荫下玩耍聊天,甚是悠闲。村人介绍说这是棬栗树,结的果实便如板栗那样,但更小,圆圆的,小小的,尖尖的,随手摘一根剌枝折断,指甲那么长,往棬栗头上一插,就可以在课桌上、地上飞速旋转起来,我们小时候常玩这个,谁的棬栗能转到最后才停,那必然要得到小伙伴们的极力称赞。
    树下堆着大滩沙石,不知道是谁家又要盖新房了。我快步上前,因为一个宝贝入了我的眼,那不是我们儿时常玩的铁圈吗?家里木桶底箍的铁圈是我们最好的玩具了,倘若家里大人不充许,就求隔壁大哥哥用铁丝绕个圆圈,再用铁丝弯成小小的三角形圈住铁箍,就可以在平地上滚它个十来二十圈。厉害的放学后可以从学校滚到家里,这不仅要做工精致可还得讲技术的,能滚这么好也会让我们好生佩服。我试着拿起来放在沙堆上的铁圈滚了几圈,童年的记忆也犹如眼前闪烁迷离。
    走在青石板连接的小巷里,朦胧中仿佛自己着全身素衣长裙,撑紫色的油纸伞于上个世纪就在这条小径上缓缓前行。两旁斑驳的墙壁,雕梁画栋的窗花,石壁垒森严的小洞,刷着毛主席语录的痕迹,现代建筑的高楼大厦,小路转弯处不时跳出老母鸡带着几只小鸡寻食,或者是几条打斗奔跑着的小狗,都无声的许说着美井村落历经的风风雨雨,它仍默默无言的坚持着,并终将一直屹立不败。
    随友人走进蔡老伯家,一院子的玉米、红枣、花生让我们呼声不断。老人说儿女们都去县城工作,多次接他们去城里享福,可是老人闲不住,过完年就闹着回村子,说这里才是他们的家,悠闲自在。一问年龄,才知已是九十高龄,看我们吃着红枣花生欢快的样子他们也咧着没牙的嘴笑容满面。岁月蹉跎,他们脸上的皱纹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日子酸甜苦辣,而今,在二位老人默然相对的视线里,我感悟到什么才是沧海桑田,什么才是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到不老泉,来不及观察群山环绕下的泉源处窄小的溪涧里细水长流,来不及研究沟渠里丝丝缕缕的藤萝蔓枝绿叶成荫,来不及好奇清澈见底的溪水中竟有鱼儿虾兵蟹将游动,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跳下去,捧满掌冰清玉洁的泉水迫不及待的放进嘴里,来不及细细品尝便一口咽了下去,那是怎么样的冰肌玉骨,透彻身心的感觉哦,刚才还是炎热的躯体,刹那间便有股凉意随着神经漫延至四肢,心底也瞬间变得通透玲珑。闭上眼,似乎世界在我面前都已是粉妆玉彻,什么俗事,什么纷争,都不重要,重要是此刻,时间凝固,便是永恒。
    同行的友人带我们去了八十多岁的族老家里,听了我们的来意,他大方的开了锁着的房门,小心翼翼从里间拿出一块牌匾,轻轻的用洁净的布擦拭尘埃。通透阳光下,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整块完整无缺的木板,上面竟写着“钦命,进士,岁”等字样,因为年数久远,字迹已有些模模糊糊,但依稀能辩明年代与赠予人及大概内容。听族老介绍,这家出了三代进士,三代贡生,都有皇帝赐予的牌匾为证,只是因为多方原因,现在留传下来的只有二块,不过,木板上细小的虫眼告诉我们,如果不保护好,这二块木板也难以为继了。站在牌匾前,浓浓的书香味扑面而来,我低头无语,不禁为这书香门第世家心生深深的敬意,这是怎么一份光耀与殊荣啊,试问现在还有多少现代人,家里祖辈能出如此多的文人?而且还能以实物流芳千古。
    踱过青石板铺成的小桥,上面书写着古诗词韵的字迹,上前细看辨识,惊叹这是功底何深的才子留下了怎样的美文啊,工整的小楷,记录着他在美井村心生的诗情画意。
    午饭是在村子边上的酒店,我不敢吃蛇肉,因为我害怕这精灵一样行动飞速的小东西,食了便怕玷渎了大自然。但那十来斤的鱼我是食了很多,因为细嫩,因为甜美,还有那热情的主人,杯杯自家酿的米酒,甘之如饴,入口即香,酒不醉人人自醉。
    回家的路上经过凉亭,刚修的火车道正往此处经过,眼前看到的只是些许的断垣残壁,听着友人的介绍,想象着青石筑成的凉亭曾记载着这一代人和上辈人多少年来的记忆,如今,只感到些许的遗憾,也许,人生中,正是有了如此的残缺遗憾,才有漫长岁月中更美丽的道道风景吧。



[编辑:黎实]

编辑:redcloud

作者:刘莉

来源:江华新闻网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