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赵望生与瑶族长鼓舞
2013-01-22 20:30:22 字号:


    江华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志东)1月10日中午,在大圩中心校操场,50名孩子手持长鼓,在一名中年男子的带领下,学习瑶族长鼓舞。中年男子手中的长鼓,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动作流畅,凝炼,孩子们的动作也一招一式,与中年男子的动作八九不离十。
    “我这套动作叫长鼓渊源,它是原生太长鼓舞与现代元素的结合编成的。”中年男子与笔者聊了起来。
    据了解,中年男名叫赵望生,是大圩中心校的一名老师,也是第三代原生态长鼓舞传承人赵明华的儿子。赵望生1966年生于大圩镇文明山村,村子座落在萌渚脚下,村树木葱郁,住的是吊脚楼,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瑶寨。村里有赵、李、曾等6姓人,400多人口,其中赵姓、李姓约占60%。文明村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长鼓舞的发祥地之一。
    为了传承和弘扬长鼓文化,赵望生12岁就跟随父亲学习瑶族长鼓舞。他和父亲赵明华深入广西、广东和本省的大瑶山森林时寻长鼓料,对鼓膜进行了改进。同时,历时30余年,从民间搜集长鼓舞2000余首,对失传的长鼓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创新。近5年来,赵望生与年近七旬的父亲到各地演出达300余场次,为该县中小学师生上长鼓舞课200余节次。培训师生4万余人,在该县掀起了一股长鼓舞热浪。
    “2008年,县长鼓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的爸爸也被确定为长鼓舞国家级传承人。”赵望生自豪地说,“我们村也成立了长鼓舞队,从80年代的1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村里孩子个个都会长鼓舞。2012年,县里计划投入120万元,在村里启动了占地1500余平方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目前,已建好2层占地120平方米的房子,准备硬化600平方米的广场。”
    长鼓文化名扬中外,2012年1月,赵望生父子参加了中华联谊会组织的“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会”,在台湾台中市“文化创意园”开幕式上,振撼人心的长鼓舞,赢得了一浪又一浪的掌声。
    “长鼓舞共72套动作,包括古树盘枝、莲花盖顶、置天置地等基本动作,动作反瑶民的生产生活,动物行动。”该校五年级(2)班11岁赵显涛同学说起长鼓舞头头是道。“我们在赵老师的带领下,要学好长鼓舞,让长鼓文化代代相传。”他虽然年龄小,但已是长鼓队的骨干,有什么重大活动,赵老师都带他一起上阵。
    “现在,学校的体育课、午休、课外活动等外课内外,,都能看到师生学习长鼓舞的身影,在我的带领下,大圩中心校学校在争取县级瑶文化传承基地。”在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文化背景下,对于原生态长鼓舞的传承和发展,赵望生信心十足。



[编辑:黎实]

编辑:redcloud

作者:黄志东

来源:江华新闻网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