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新闻网讯(特约记者 王 辉 李凤琴)界牌乡一直以来就有种油茶的传统,全乡的油茶保存面积达20000余亩,但是长期以来都处于一种散户种植的状态,大户不多,管理和经营不规范,再加上一些自然灾害的侵袭,导致该乡空有丰富的油茶资源却转化不成经济效益。
【割草现场实况】正在给茶山清理杂草的是界牌乡蓬田源村四组的村民张苍,他的祖辈给他一家留下了130多亩的油茶,看起来是不少,可之前他却没把这些当回事。【张苍:以前这个茶子树从生产队分下来以后就没有管理,让它自己长好多,结好多,每年像我现在是七个人,就是130多亩,只能打300多斤油,300斤油农村里面要炸果子,送一些亲戚朋友一个几斤,就刚好够一家人用,没有来卖。】近年来茶油在市场上越来越走俏,而国家对油茶种植的扶持政策也越来越好,乡党委政府在全乡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这让张苍意识到自己守着一座宝山却没有好好利用起来,于是他开始认真打理起茶山来。【张苍:县委县政府还有林业局帮我们垫一部分资金,我们自己每一亩出100块钱,请人来将这些挖开,将杂草砍掉。】其实油茶的打理并不复杂,只需要及时清理一下杂草,防治一下病虫害,一年最多也就花那么三个多月的时间,但是效益却是显而易见的。【张苍:现在年产量不低于800斤,按市场价来讲,一年的收入是达到三万多,三万五左右。】尝到甜头了,心思自然也就更活了,现在张苍正在积极往村里和乡里跑,准备找一片山地再扩大一两百亩的规模。【张苍:任何经济作物都不能比,因为我们这个投入的时间短,劳力用不了多少,资金投不了多大进去,主要是我们这个茶油不愁卖。】
在界牌,像张苍这样的农户还有很多,随着各项补助政策的逐步落实,老百姓们从这些以前没重视的树疙瘩上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种植油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界牌乡乡长 刘永忠:这几年我们通过各项政策的扶持,比方说把它列入生态公益林管护,你只要进行了管护的,就给予了补助,再一个就是给予现代农业的项目补助,像新造的400到500元,垦复低改的每亩补助200元等等,所以现在全乡的油茶基地从生产管理上有比较大的提高,在效益的体现上,有个明显的回报,整个油茶产业能够恢复到一个良性的轨道上面来。】
油茶种植的形势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粗放式的生产经营已经满足不了经济增长的需要,界牌乡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将茶油精加工企业引了进来。蒋电清是界牌本地人,原来在广东中山开了家灯饰厂,效益还不错,听说家乡的油茶种植越来越好,就毅然回家开办了这家名为潇水源油脂有限公司的茶油加工厂。加工厂投产后能够满足包括界牌乡,以及临近的道县井塘、审章塘三个乡镇共计15万亩的油茶生产加工需要。【潇水源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 蒋电清:我们这套设备每天可以生产两吨的成品茶油,比原来老式的生产设备提高效率百分之七八百。】如今蒋电清已经跟长沙、广州的几家大型的土特产连锁超市成功进行了对接,销路不成问题,他已经在想着如何将产业做大做强了。【蒋电清:我们明年就是乡里面种植了大面积的油菜,明年我们打算另外上一条线专门做菜籽油。】
目前界牌全乡的油茶年产量能达十万公斤以上,平均销售价格在70元每公斤,产值达1000万元。计划通过补植、低产改造和扩大种植面积30000亩以上,通过引进规模、精细加工企业,预计全乡油茶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以上。【界牌乡乡长 刘永忠:充分利用全乡丰富的野生油茶资源,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也可以说是利用全县,甚至是周边县丰富的野生油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全力打造野生油茶精深加工产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做成龙头企业,拉动相关行业,推动全乡经济发展,形成地方特色亮点,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小康。】
编辑:redcloud
作者:王 辉 李凤琴
来源:江华新闻网
本文链接:https://jianghua-wap.rednet.cn/content/2013/12/02/851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