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就这两个字,就是一首短诗。我读过最短的一首诗,标题是《生活》,内容只有一个字“网”;最有名的短诗莫过于顾诚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短短两句,却高度概括了文革中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时代环境,让人慨叹不已!
而“雾江”两个字,总让人联想起一条江,群山环抱,云雾缭绕;雾如玉带,在山水间,时隐时现地盘绕。让人想起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想起宋玉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想起舒婷的名诗《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因为地处永州九嶷山山系,又让人想起“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那缭绕的云雾,该是湘夫人娥皇、女英的清泪么?
于是,还没去,在我内心,就充满了期待和想象。
那天雨霁初晴,间或细雨霏霏,江华县委宣传部组织我们这批在江华挂职锻炼的记者,游览雾江的风光。从县城,坐中巴,半小时左右,我们就到了雾江大坝。远远地,我们听见江水的咆哮声——涔天河水库正好在泻洪。冯河水,在水坝上游汹涌翻腾,象只雄狮,在牢笼里挣扎。水闸开启后,河水奔腾直下,一泻千里,如千军万马,喧嚣鼓噪,蔚为壮观。
我们忍不住下车,拿起相机,拍个不停。从大坝倾泄而下的冯河水,如一条白龙,挣脱束缚的铁链,扭动银白色的身躯,势不可挡;又似瑶家小伙,舞动千百条玉带,在山谷间高歌。河水的奔腾声,如战鼓,如雷鸣,如闪电,如千万战士在战场嘶杀呐喊。河水冲泻而下后,渐渐地舒缓,越往下游,江水越安静。河水的颜色,也由银白、浅白、淡黄,慢慢转成浑浊的赭黄,还原成洪水的本色。在大坝周围,整个山谷都弥漫着水雾,虽然我们离水坝很远,却都能感受到水雾的清凉和湿润,沾到脸上,湿漉漉的,仿佛被早晨的露水打湿。
务江镇党委杨敏书记、唐镇长和水电站的同志,早早地在大坝附近等候。杨书记有“美女书记”的美誉,第一次见面,名不虚传:她一袭素雅的休闲白衬衣,深蓝色西裤;乌发高盘,明眸皓齿,只佩带一根细细的银白色项链;素面朝天,不施粉黛,给人以简洁洗练之美,如清水出芙蓉,似山上白云飞。
杨书记和水电站的同志给我们简单地做了介绍后,我们一起先游览两桥四亭。
为方便两岸居民通行,县里拨款建了两座钢索斜拉桥。桥身主要由拇指粗的钢索扭结而成。桥面垫的是结实的杉木板,大约两米宽,可供四五人并排穿行。桥很结实,桥上可通行摩托车(这是村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人车在桥上过时,桥有些轻微的晃动。白桥红亭,两岸绿意流淌,浊黄的江水顺势而下,天上白云飘荡,我们仿若画中行。远望山间白云,想到作家王跃文的成名作《国画》里引用的郑板桥的诗句:“白云有时行雨去,回首却羡老僧闲。”;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有洪应明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徒然羡慕起这好山好水,和闲适的情致来了。
正对桥梁,就是被称为“湖南最美小学”的雾江小学,三面环水,只有一面由桥和岸连接。在桥上,可清晰地看见学校校舍四方的轮廓,白墙绿树,交相辉映。由于学生放暑假了,我们没有听见朗朗读书声,但可以想象:那些系着红领巾,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校园如鸟儿般雀跃,为这山水美景,增添了浓浓的书卷味和无限的活力。连接桥的两头各有一亭,色彩鲜艳,飞檐翘角,各有其名。桥内描绘着龙凤吉祥花纹,引人注目的是,还有几幅是关于瑶族生活的壁画,有的在打长脚舞,有的在捕猎,有的在绣“八宝被”,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穿过“四桥拱月”画亭,紧接着就是一座纯木质结构的长廊。长廊漆为黄色,廊柱呈透视效果排列,摩托车哄鸣而去,渐行渐远,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村民经常在这里聚集开会,遮风挡雨,倒也实用。
在“四桥拱月”画亭前,《湖南日报》的摄影师徐行给我们照了个合影,然后返回原路,走不远,穿过一片翠竹林,沿一斜坡而下,我们就到了江边,一起上了一艘宽敞的渡船,坐船游雾江。
船在水面划开涟漪,一圈圈传散开去。江风不急不缓,应面吹来。两岸高大的杉木林、松树林,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层层叠叠。不时有零星的瑶乡吊脚楼,扑入眼帘。越往上行,景色越美。尤其是船行到中途,豁然开朗,恍然来到世外桃源。山上的浓雾弥漫,如含羞的少女,面罩轻纱,轻移莲步。乳白色的云雾,仿佛把青山绿水也舞动起来。有的浓得化不开,有的则淡雅点缀;有的静止不动,有的则徐徐挪移;有的一大片一大块,有的则薄薄散散。天气时晴时雨,细雨纷纷时,云雾从水面缭绕而升,真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变化莫测的云雾,就象少女暗藏的心事,总让人琢磨不透。“女儿心,海底针”,坝前给人的男儿粗旷之美,全然消逝;只感觉,象是一个身披白纱的美女,款款走来。她浑身洋溢着东方女子的神韵,巧笑倩丽,顾盼神飞。是《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是《离骚》里的“目渺渺兮愁予”,是李清照笔下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还是徐志摩诗里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是水莲不胜凉风的娇羞”,我已经恍惚分不清了。如果不是清凉的雨丝亲吻我的脸,我还以为在梦中游……
袅袅娜娜,船行到终点。我们纷纷下船,拾阶而上,在一条绿意昂然的小路上步行片刻,远远传来锣鼓和唢呐声,原来是瑶族同胞在迎候我们。他们都穿着崭新鲜艳的瑶族服饰,吹奏起欢快的乐曲。我们感动不已,一路风尘的疲劳,被音乐声驱散。紧接着,鞭炮声响起,在热闹的硝烟里,我们走进一座木质吊脚楼。主人早已在临河的走廊上摆好了宴席。我们和主人家人一一问候,然后落座。圆桌上摆满了水果:有杨梅、香蕉和葡萄。尤其是那高尔夫球般大的杨梅,刚从山上采摘,用山泉水洗过,水灵灵,紫嫣嫣,圆滚滚,让人垂涎不已。尝一口,清甜可口,满嘴生津。趁着我们喝茶品水果的工夫,三个瑶族汉子,坐在一条长板凳上,给我们唱起了古老的迎客瑶歌。虽然我们一句也听不懂,但能感受歌声里的真诚和欣喜。老支书还给我们讲起涔天河水库的悠远传说。没多久,上菜了,有这里著名的“瑶家十八酿”、荷叶粉蒸肉、乡里腊肉,还有雷公菌、野猪肉等山珍野味。主人给我们敬上号称“江华茅台”的自酿米酒,入口淡,但后劲足。冯河水,在吊脚楼下飞奔而过,如我们欢乐的心情……
在返回的途中,我在想:雾江,不是浓装艳抹、气质高贵的城市白领,也不是雨巷里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江南女子,而是一个身穿瑶族服饰、佩带银饰的瑶族少女,她生于斯,长于此,是盘王之女;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她独特的气质:清秀、腼腆、多情、浪漫,会织彩锦,会唱山歌,会跳长脚鼓舞,会用歌声来追求自己的终身幸福。
一个淳朴善良的瑶族少女,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民族,都笼罩在雾江的云雾里了。
雾江,一条如烟似雾的江……
编辑:redcloud
作者:流云1519
来源:红网论坛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jianghua-wap.rednet.cn/content/2014/01/17/8516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