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设南岭山区
国家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开发区的建议
南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故又称“五岭”,是我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南岭片区是指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交界的南岭地带的瑶族聚居区,地域上涵盖湘南瑶区、桂东北瑶区、粤北瑶区,是我国南方集“老”(革命老区)、“少”(瑶族聚居区)、“边”(省际结合部)、“穷”(特困民族地区)、“山”(边远山区)于一体的典型特困民族地区。
瑶族是我国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整个瑶族人口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中排在12位。南岭山区是全国瑶族人口的主要居住区域,俗话说“岭南无山不有瑶”。全国12个瑶族自治县,除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金平瑶族自治县外,有10个瑶族自治县集中在南岭山区,而且该区域的其他每个县都有不少瑶族人口,共有瑶族人口231.6万人,占全国瑶族人口的82.8%。
长期以来,南岭片区由于地处三省区边境,远离三省区经济政治中心,导致经济社会长期落后。特别是南岭山区的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贫困程度深。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该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林区极度贫困,江华50万人口有18万林农居住在深山老林中,无田缺田林农近10万人,人均耕地只有0.3亩,其中水田还不到0.2亩,自产粮仅能维持4个多月口粮,还有7个多月口粮需要从市场上购买。但目前国家给林农的政策补贴仅剩下一项,即对区划为生态公益林范围的林木每年每亩补助9.75元,补助标准太低;同时为保护生态,处于湘江源头的江华,对林区所有林木已实行禁伐,林农又无其他收入来源,连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加之居住在偏远的高山峡谷,“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导致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改善难度大,致富无出路。到目前为止,全县仍有123个行政村未通公路,占全县24.6%;还有118个未进行农网改造,占23.6%。返贫现象也十分严重,特别是2008年初遭受了百年难遇的冰灾,导致全县新增贫困人口5.2万人,全县贫困人口骤然增加到22万人。
在南岭山区,像江华瑶族自治县这样的县占该区域的80%,是我国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对南岭山区基础设施的投入,但是由于历史欠帐过多,公共投入供给与投入需求之间严重失衡,交通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片区内主干道网络尚未形成,公路建设等级低、覆盖范围窄,水利设施薄弱且严重老化,电力和通讯设施落后,群众生活极其贫困。从调研的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新田县、蓝山县、宁远县、道县,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昭平县、钟山县,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等13个县区看:2012年人均GDP为12860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8%;农民人均纯收入3225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692元;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482元,可用财力十分有限。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软硬件建设严重滞后,该片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为5.25年,远低于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有的深山区瑶族村寨连高中毕业生都没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尤为薄弱,缺乏基本的诊治条件。村民看病都依赖传统的“瑶医瑶药”,“因病致贫”现象仍然十分突出。人畜饮水安全问题不容乐观,部分村寨面临着“水荒”困扰。加之片区平均海拔高,土壤瘠薄,人均耕地面积为0.4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0%。缺乏经济增长极,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大企业、大基地,产业链条不完整,没有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靠自身条件难以脱贫,更难以与全国同步小康。
我们十分高兴的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将武陵山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505个县列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举全国之力尽快改变连片特困地区落后面貌。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四省(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等三个片区的175个县整体纳入连片特困区,将连片特困区扩大到14个片区680个县。
为此,我们建议增设南岭山区国家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开发区。将南岭山区类似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湘南、粤北、桂东北等县区整体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片区。
编辑:redcloud
作者:江华新闻网
来源:江华新闻网
本文链接:https://jianghua-wap.rednet.cn/content/2014/05/28/851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