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文以载道及学以致用
2014-10-08 11:41:32 字号:

文以载道及学以致用(编号3)

 


       人类自有文明历史以来,语言文字随着最初的简单会话而过渡到拥有一种美观、流畅、舒适、寓意深刻,并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民族特色的统一文字书写形式后,中国的先贤们发明了一个内涵丰富、意味深长的词汇——文以载道;以此为发轫,先贤们又总结出了一个新的词汇,学以致用。前者是方向,后者是实践,二者不可偏废。
       早在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自由学术氛围催生出了以儒、道、墨、法四大派别为首的思想库,他们的学术成果,开历史之先河,充分奠定了我们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的重要地位。作为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孔子,其思想博大精深,受到后人无比推崇,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壮举,应当就是受到先贤文化思想的启迪,就是在这种秉承仁、义、礼、智、信等一切有利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思想道德文化体系的“孵化”中才茁壮起来,进而把他的宏图霸业树立在一个令人瞠目的历史性高端。光阴荏苒,岁月悠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这些语录式的思想火花,把立身处世的原则,通过循循善诱的简单问答方式,明明白白地告诉了读者。尊老爱幼、尊师重教、遵纪守法。“莫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那种精神体系的富矿,为我们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提供了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标杆”。毫无疑问,“文以载道”和“学以致用”的理念就像两艘平稳的航船,在我们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徜徉向前。
       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次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治国理念,“道法”既出,亿万国人努力实践,经过三十多年的开拓创新,中国已跻身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显赫”位置,国力强大,蒸蒸日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又首倡了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这是多读书、善读书和学习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红利”,也是深化改革的号角。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机统一的目标,是当代中国的最强音。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和梦想,学习是前提、是基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党要承担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努力建设学习型执政党。
       好学才能上进。我们党强调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把学习放在首位,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明确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加强学习是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
       在革命中学习革命,在建设中学习建设,在改革中学习改革,在开放中学习开放,读书与学习在我们党发展壮大的诸多重要历史关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读书和学习中收获了丰硕喜人的成果,取得了弥足珍贵的“红利”。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作阶级的先锋队和战斗队,但先进性和战斗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前提在于读书和学习。可以说,读书读书多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是党的看家本领。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只有加强学习,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在学习中把握方向、谋划未来,是我们党的传统和优势。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加强学习依然是我们党向前看和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来抓方向、抓机遇、抓问题、抓发展,通过“文以载道”和“学以致用”方式方法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效保障。
       可以说,“文以载道”和“学以致用”是我们把握前进方向和践行社会实践的两大法宝。有了这个法宝,我们就可以牢牢抓住科学理论武装不动摇、不懈怠、不迷糊,以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切实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自觉和自信。
       让我们在“文以载道”和“学以致用”的两面大旗下,努力积攒读书的“红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早日实现中国梦,早日让中华民族昂首重登世界之巅!

编辑:redcloud

作者:编号3

来源:江华新闻网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