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艳萍,女,瑶族,40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也是江华县桥头铺中学的一位残疾人教师。96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码市中学、白芒营中学、桥头铺中学任教。从事班主任工作15年,先后担任过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女生指导员等多项职务。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荣获县个人嘉奖、县骨干教师、县优秀教师,市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授予过县三等功奖励。班主任工作极具个性,常以其独特的管理方式,把一个个差班扭转为优秀班级,深受领导、老师、学生们的称赞。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课堂教学激情饱满,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语文教学成绩突出,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省市级奖。
蒋艳萍
她是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人,她又是一个坚强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幼儿时代,一场病魔使她的身体右侧落下残疾而行动不便。她用左手在三尺讲台上写下了一篇壮丽的人生篇章,创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收获了一个灿烂的春天!
严于律己,艰辛求教
学生时代,她因腿脚不便,面对同学们的嘲笑,却勇于以最后一名的成绩坚持把800米跑完;面对不明原因的新老师质问她为什么用左手写字时,她只有无奈与伤痛。参加工作后,为了减轻父母的担忧,她自愿申请到了偏远的码市中学,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因为用左手教书,每一年新生的第一堂课,她都要用尽所有心思让学生接纳并喜欢她;因为用左手刻印,每一次刻印试卷哪怕稍有一个错字或漏字,她一定是整张蜡纸的返工;每一次油印试卷,虽说右手不灵便,推动滚筒的动作比较缓慢,但她却能保证试卷的整洁、清晰,只要蜡纸有了褶皱的痕迹,她一定重新刻印后再次油印;备课、上课更是认真,稍有疑惑都要找及时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得到了好的意见和建议,她常要把已备好的课和写好的教案返工重写,力求能把课上得更精确、更生动,孩子们能更轻松、更愉悦的接受知识。
成家后,工作和家庭的事情多了,孩子无人照顾,女儿仅五个月大,她仍接任了码市中学88班的班主任工作。这个班在半期内已换了两个班主任了,她是第三个,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
当时孩子小,只能坐在学步车里牙牙学语。为了方便工作,她常把玩具用一个小盒装好放在办公的条凳上,让孩子坐在学步车抓玩具玩耍,以免脱离视线。有一次,孩子抓了一个玩具溜到客厅,把玩具扔到了火盆边。当孩子低头去捡玩具的时候,连人带车一起栽倒在火盆里。听到孩子的哭声,她冲出来发现孩子肩上的棉袄已经着火了。慌乱中她用手拍灭了孩子肩上的火,将孩子从学步车里抱起脱掉棉衣拍着背进行安抚。孩子仍尖叫着、哭喊着,她以为孩子只是受到了惊吓,谁知竟哭得失去了声音。看着孩子痛苦的表情,她着急的去抚摸孩子的头,手却被烫得缩了回来,才知道孩子所戴的毛线帽子已烧了一个洞,洞的周围火星正在蔓延。她迅速的脱掉孩子的帽子,发现孩子的头已经烫起了一个很大的水泡,她抱起孩子就往医院冲。
从那以后,女儿头上的那个伤疤再也没有长过头发,这也成了她心里永远的痛。此后,她再也不敢在家里一边带孩子一边备课了,只能把孩子哄睡以后才工作。那几年她几乎都睡过中午觉,那是她办公的最佳时间。有时候碰到女儿中午不睡觉,她的备课就只好换到晚上。晚上哄孩子睡觉时,又常因为自己劳累跟着睡着了,等到一觉醒来夜已深了,又才开始一边备课一边用洗衣机洗衣服。楼上陈阿姨常说她是“夜猫子”,半夜里了灯还亮着,那半自动的洗衣机还像拖拉机似的响。
就在那些忙碌而紧张的日子里,工作、家庭、生活交织在一起,虽说日子过得很辛苦,但却摩擦出了很多美丽的火花。女儿很听话乖巧,随便一个小玩具或一点小吃,都能让她安心工作好半天;学生们也很努力刻苦,她每期都要完成三本详细的手写教案,每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虽说教师的工资很低,但她常想教师这份职业就算仅是她养家糊口的“饭碗”,她也要把这“饭碗”端扎实了,端结实了,端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碗“饭”才能吃得舒心!
真情挥洒,谱写爱之歌
2001年下期,她再次接任一个非常调皮的班级90班,学生莫某和刘某是全校闻名的“捣蛋鬼”,他们想方设法带动全班违反各种违纪,闹的学校人人皆知。面对这样的情况,她采取了“擒贼先擒王”的办法,多次真诚的找学生谈话。为了用真情感化学生,她组织召开了一个“说句心里话”的主题班会。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一群纯真善良的孩子,配上那晚温暖的烛光、清幽的音乐,“说句心里话”的主题班会就拉开了序幕。面对55位学生,她深深的鞠了一躬,真诚而严肃地说出了自己学生时代所遭受的冷眼和嘲笑,以及参加工作后怕学生无法接受她用左手写字的担忧等等。说到动情之处,她毫无掩饰的流下自己伤心的泪水。她的真诚与坦荡叩开了孩子们纯真善良心灵,孩子们一个个自告奋勇地把内心压抑已久的困苦都毫无保留的托盘而出。莫某和刘某因感触深刻而说得特别感人,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那一夜是师生流泪的一夜!那一夜是掌声响起的一夜!那一夜也是真情挥撒的一夜!那一夜让56颗心融合成了一曲爱之歌!事后莫某对她说:“老师,认识您真幸福!是您的真诚感染了我,打动了我!瞧着吧,咱们90班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一期90班在各方面进步的速度快得惊人。就连一场小小的篮球赛,以球技著称的91班被90班的队员打得连续五次加时赛。正如91班的队长说:“90班的凝聚力太强了,实力相差那么远,竟是最难打的一个班!”那场球赛90班输了!可他们输得整个球场的人都为之呐喊,为之鼓舞,为之动容!
蒋艳萍认真备课
球赛输了,情更浓了!那纯真的师生情谊,使得那年的毕业晚会出奇的感人。他们师生团座,互道珍重,声声祝福,句句真情,整个教室里弥漫着离别的忧伤气息!当吴翠华老师诉说到自己在父亲病危的情况下,仍坚持到场为孩子祝福道别时,她当着所有孩子的面走过去与吴老师深深的拥抱在一起。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孩子们也自发的走过来拥抱成团。师生相拥的那一刻,教室里的人都哭了,此情此景除了掌声和泪水,任何语言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这不是亲情甚是亲情的师生情谊让她如获至宝、终身难忘,给以后的教学生涯增添了无限的勇气和力量。年级组长吴唐林老师说她是用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这是做老师的最高境界。她却说:真情本就无价,只要你愿真心付出,给孩子们一滴水,就能收获一片海;给孩子们一束光,就能收获整个春天。
率先垂范,驯服“烈马”
2002年下期,她调入了白芒营中学。蒋兴旺副校长要她挑大梁,担任最难带的初三205班的班主任。工作安排下来,很多老师对她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得知这些情况后,她立刻就去找原来的班主任练永芳老师了解班级情况。听说燕、妮、周、卢是班上出了名的“四大金刚”,多次受到学校的处分,调皮得竟然敢在老师的皮带上写“乌龟王八蛋”的字样。开学报到的第一天,她就对这几个学生特加留意。平易近人的与他们拉家常,问他们的喜好,家庭情况,厌学原因,毕业后的打算等等。新老师的亲切随和,很快就消除了学生们对她的敌意。一周后,她在讲台上庄严地向学生立下了自己要如何带好本班的军令状,并亲自粘贴在墙上要求同学们监督,还特意把这“四大金刚”任命为班干部。这个大胆的想法让全班同学都惊呆了,“四大金刚”倒是又激动又兴奋,都信誓旦旦表决心要把班级管好。可他们常是能管好别人却管不好自己。一天晨读,还没下课他们就提前去吃饭了。一位认真负责的学生打来了小报告,她严厉地说:“班干部带头违反纪律是班主任的失职,罚班主任扫地一周!”话音刚落,同学们都诧异地睁大了眼睛,那几个调皮鬼更是目瞪口呆。那一周班主任自罚扫地,都被那几个“调皮鬼”争先恐后的抢着扫了,而且扫得特别干净,她只是在一旁与他们谈心罢了。燕说:“老师,哪有老师罚自己扫地的,那你不成了学生,和我们一样了。”“我本来就和你们一样啊,也是来学习的,我们应该是朋友嘛!”是的,我们是朋友!老师在弯腰拿起扫把的同时,就把自己和学生放到了一个平等的位置。这种师生真正平等的关系,再一次让她的人格魅力在学生面前得到了展示,赢得了学生的崇敬。
蒋艳萍在三尺讲台上课
一次劳动卫生,205班分配的任务是疏通男生宿舍下的臭水沟。一米多深,十几米长的臭水沟沉积的污泥有一尺多深,要想疏通这条沟,人必须要跳下沟里,弯腰通过十几米的男生宿舍的底部不可。安排好劳动任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她便和学生一起参加劳动了。无奈劳动任务太艰巨了,一股股臭气直冲鼻子,一些学生装摸做样的干了一点就站在一旁不动了,只有几个老实的农村孩子还在坚持。下课铃一响,他们就像谁下了命令似的一哄而散,只剩下她和最老实的小程站在那。望着那些东倒西歪而又脏兮兮的劳动工具,她是又无奈又气愤。接着又召开了一次班会:“老师能干的活,你们为什么不能干?如此一点脏一点累就当逃兵,你们将来能干什么?你们不是讲感情吗?把老师一个人丢在臭水沟里自己跑了算什么感情?将来遇到困难是不是要把自己的父母也丢了……”一场推心置腹的谈话说得教室里鸦雀无声。之后,在“四大金刚”的带领下,劳动任务完成得特别好,同学们站在没膝的臭水沟里干得热火朝天,检查卫生的莫代务主任看见了说:“能让这几个家伙搞劳动,你当班主任确实有两招!”
师爱如母,医治心灵
2004年下期,她回到母校桥头铺中学,主动担任了普通班106班的班主任。小兵是班上一个帅气而忧郁的孩子,左腿残疾,性格孤僻,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因此而倍加疼爱。这是她第一次接触与自己同等残疾的学生。兵就像一面镜子时刻刺痛着她心灵的最深处,她有些尴尬,有些心痛,有些不知所措。但想想自己的艰难,想想同病相怜的孩子她的心又敞亮了。从每一个点滴琐碎开始,她都精心呵护着这颗幼小而受伤的心灵,希望小兵能像自己一样坚强乐观、积极向上。可是小兵不缺爱!课间,小兵不孤独,有足够的零花钱请同学吃东西;周五放学,小兵不用出校门,父亲的车就在楼下等;小兵甚至有意把头发弄得特帅,穿着特别扎眼的衣服引起老师同学们的注意。无论她怎样的推心置腹,小兵总是沉默不语。
一天晚自习,小兵旷课了。她急得满校园、满大街的寻找。最后,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学生家里找到了。小兵正在和几个学生赌博,她气愤地骂着想把小兵从赌桌前拉起来。没想到在拉扯之中,小兵无故把她推到在地,带着旁边的一张凳子砸在了她右腿的小腿上。她下意识的喊了一声,疼得掉下了眼泪。几个孩子都慌了,小兵赶紧把她从地上扶起来。她拍了拍身上的灰土,什么也没说,小兵就跟着她默默地往回走。路灯下,就他们两个人!看着两个一瘸一拐的身影,她莫名的哭了!也不知道是为了兵,还是为了我自己!回到宿舍搽药时,小兵看着她青紫色的小腿难过地说:“老师,对不起!我不该推你,不该砸伤你的腿……”“没关系,只是我们腿残了,心不能残,志不能残!你比老师还多一只健康的手,你不该自暴自弃的,你不能让自己的未来也残了啊……”那一次意外摔伤,砸伤了她的腿,砸醒了小兵的心,拯救了一个受伤的灵魂。之后,小兵再也没赌博,顺利的考上了技校,成为了一名货车司机。多年后小兵回忆说:“老师,你比我妈还好,我妈老把我当病人依着顺着。是你医治了我的心灵,我要像你那样活得有意义!”是的,人要活得有意义!人残了不要紧,只要心不残,志不残,生活同样可以过得很精彩。
顾全大局,勇挑重担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她:关爱学生从小事做起!爱在细微处,爱在心灵的深处!一微笑、一点头、一举手、一投足,点点滴滴都是叩开学生心灵的契机,抓住这些细小的契机,就可以搭建起一条条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班主任工作是繁杂而辛苦的,只有真心热爱的人,才会获取其中的幸福。每成功打开一个学生的心灵,就如同打开一幅画面,每一幅画面里面定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四年的班主任工作,十四年的点点滴滴我无法用语言一一表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碰撞,期间的美妙让她对班主任工作“爱你没商量!”
身为语文教研组长,最难上的公开课她先上,最难做的事情她先做。她积极组织全组人员创办了桥头铺中学文学社——馨语文学社,并出版了校园文化刊物;“5·12”汶川大地震时,为激励全校师生积极参加抗震救灾的活动,她又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诗歌朗诵赛。由她组织和领读的语文组获教师组的一等奖;所带班级130班,有朱龙春校长和各科任教师亲自登台与学生同台朗诵,获学生组一等奖。
作为年级组长,她积极组织本年级的学生开展了拔河比赛,篮球比赛,跳竹竿舞等多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及时召开年级组教师会议、学生会议,狠抓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的教学质量。
2013年下期,学校的女生指导工作无人管理,学校安排女教师轮班值日也无人参加时,作为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的她再一次勇挑重担成了女生指导员。为了管理好女生寝室,她与学生一同住在宿舍楼里。很多个夜晚,同事们是在家休息、看电视,她在宿舍楼里不是召开寝室长会议,就是学生会议,或是找学生谈话。除此以外,她常要为学生因皮肤过敏而半夜起来为她们搽药,或是送学生去看病等等。每晚她都要巡查到深夜,等所有的学生都安然入睡以后,她才能放心睡下。也常因为挂念学生,她都习惯了一个晚上要醒来好几次。在她的认真管理下,女生寝室的内务整理、就寝纪律和寝室卫生都有了很大起色。住在楼下的老师们都说自从她接管了女生寝室以后,他们睡得安稳多了,再也不用担心被学生吵醒。
左手教书,赢得喝彩
她是一个乐观豁达的人,喜欢在黑板上勾画自己的人生,而不在乎是用左手还是右手。就因为是个“左撇子”,同事们疑惑过、学生们猜疑过、她自己也曾困惑过。面对这些,她无言以对,她想所有的艰辛与痛苦,所有的快乐与成功,都是生活给予她的体验,她要感谢生活,她要用行动来说话!教学中她激情饱满,设计新颖,善于用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去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上《我的叔叔于勒》时,她以生动的故事《金钱猛于虎也》做导入,以金光闪闪的“大元宝”做板书,不仅成功的夺得了教学比武第一名的好成绩,多年后学生见到她还说:“老师,你上课太有趣了,你还记得那个‘大元宝’吗?”上《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时,她以一盆待修剪的盆景做导入,引导学生探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时,一个叫芳的女孩因父亲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母亲对芳过分严格,强迫芳参加各种补习班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周末,芳难过得在课堂上掉下了眼泪。芳说:“老师,你的课太感人了,都讲到我心坎里去了。”是的,课要讲到学生的心坎里去!就是这些能上到学生心坎里的课,能让学生久久不能忘怀的课,让学生对她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除此外,码市中学首届说课比赛中,她所上的《苏州园林》,以独特的教学设计,科学的板书,精炼的讲解获得了第一名。小圩中学的老师到白芒营中学参观学习时,学校领导委派她上一堂观摩课,她又以饱满的激情,亲切的教态,熟练的教学思路,把大家带入了《大自然的文字》之中赢得了老师们的好评。课后老师们说:听她的课是一种享受!课上得如此娴熟,可称得上是一位年轻的老教师了。
很多人佩服她身带残疾还能获取那么多的荣誉,她自己知道每一个荣誉的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艰辛。任何一个荣誉都不值得拿来晾晒和炫耀,那是幼稚的可笑的,因为它只能代表过去。四十年的风雨人生,十八年的教学历练,其间的酸辛与成败留给时间去沉淀和评判。她爱语文教学,她爱班主任工作,她爱孩子们天真、善良、洁净、丰富的内心世界。她仍愿远离名利的纷争和世俗的干扰,宁宁静静的从事她的语文教学。她不想因为身残而博得大家的同情,也不想因为志坚而获得大家的敬佩。悬崖上的一粒种子能长成苍天大树,乡村教育同样可以获得满堂的喝彩。她愿意像保尔那样,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她热爱的江华民族的教育事业。
附:
蒋艳萍同志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成果
(一)、教学实绩
1、2009年下期,期末质检成绩居全校同年级6个班中第1名。
2、2010年上期,期末质检成绩获全县同类学校第5名。
3、2010年下期,期末质检成绩获全县同类第学校4名。
4、2011年上期,期末质检成绩获全县同类学校第2名。
5、2011年下期,期末质检成绩获全县同类学校第4名。
6、2012年上期,期末质检成绩获全县同类学校第3名。
7、2012年下期,期末质检成绩获全县同类学校第3名。
10、2013年上期,期末质检成绩获全县同类学校第3名。
(二)、教研教改
1、2008年,《花木成畦巧手栽》荣获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调研论文县一等奖;《一片真情一个春天——浅谈班主任关爱学生的方法和技巧》获省一等奖;
2、2009年,《命题作文“变”如何写得深刻》获省三等奖;
3、2011年《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如一朵奇葩》获省一等奖;
4、2012年《〈苏州园林〉说课稿》获省二等奖;《〈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获省优秀奖;
5、2013年《左手绘出精彩篇章》获省优秀奖;
(三)、指导学生写作
1、2008年3月指导学生唐秋玲参加县“交通杯” 征文大赛获优胜奖,并发表在“交通杯”优秀作文选上。
2、2010年指导学生朱美莲的作品《他们在责骂谁》获县二等奖;
3、2012年指导学生唐香华的作品《黑夜里的“哭诉”》获县三等奖;
(二)、个人荣誉及奖励
1、2005年,记县级三等功。
2、2006年-2009年,县骨干教师。
3、2008年-2011年,校优秀教研组长。
4、2012年上下期,均获校优秀班主任。
5、2012-2013年度,校优秀班主任,县优秀教师,县个人嘉奖,市优秀学员。
6、2014年,校优秀班主任,县教学能手,市最美乡村教师。
编辑:redcloud
作者:李银明 钱训 李光平
来源:大公网
本文链接:https://jianghua-wap.rednet.cn/content/2014/11/04/851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