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奕澄 孙悦 薛天涵)为积极响应学校大学生志愿者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探究对乡村新补教师发展现状及乡村教师补充机制的了解,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中南大学守望乡村实践团乡村教师可持续补充机制调研队赴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中学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以大圩中学新补乡村教师为主要调研对象,结合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就乡村新补教师的教学、生活和心理状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调研过程中,大圩镇中学校长向实践团介绍了本校乡村教师补充的四种主要途径,即“特岗计划”、“定向师范生计划”、教育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以及县内教师交换制度。他表示,由于学校周围生活条件较为艰苦,许多老师往往望而却步,往年出现过招不满、没人来的情况。师资的匮乏,使得教师跨学科、跨年级教学成为常态,其中音乐、体育、美术老师又是最大教师缺口。与此同时,唐校长也向我们指出了近年来学校许多可喜的变化:随着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落实,师资待遇不断提高,教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而中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到来更是为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迎来新的生机。
实践团队根据大圩中学教师的不同补充来源,选取了“定向师范生计划”代表蒋老师、“特岗计划”代表徐老师和中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刘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蒋老师去年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后到大圩中学任教,服务期为八年。谈到未来,蒋老师说,“既然选择了前方,留下的便只有背影”;通过“特岗计划”进入的徐老师在三年服务期满后,选择了继续留校任教。谈及留校原因,“大圩的山我都爬遍了,怎还舍得走?”这是徐老师给我们的回答;支教已满一年的中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刘老师表示,从摸索与农村学生相处的适宜之路到总结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三项能力”,这一年让自己成长了许多。即将离校之际,他对学校和学生的不舍之情尤为强烈。当被问及如何才能留住乡村教师时,老师们一语中的:“留人不如留心”。如何让乡村新补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不仅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更需要通过乡村环境等的改善,激发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的热爱和对乡村发展的关怀,长期支撑乡村教师“走下去”。
以本次调研为先导,中南大学守望乡村实践团接下来将继续走访溆浦县、湘阴县等地的乡村中学,以期为乡村教师可持续补充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乡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编辑:redcloud
作者:周奕澄 孙悦 薛天涵
来源:江华新闻网
本文链接:https://jianghua-wap.rednet.cn/content/2017/07/12/8504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