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圩镇产出的红薯粉因久煮不断、口感细滑等特点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在这里,几乎每个村都有大小不一的红薯粉加工厂和家庭作坊。
大塘村与广西贺州交界,地形地貌与广西相似,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且土壤肥沃,种出来的红薯品质优良,是制作红薯粉的上等原料。村民李能旺承包了200亩土地种植红薯,与人合伙开办红薯粉加工作坊制售红薯粉,市场上供不应求,从去年开始,他将红薯的品种改成了紫薯。
大塘村村民 李能旺:它的红心又嫩,它淀粉是不多的,淀粉(红薯)100斤只是在十把斤左右,所以嫩的红薯它做出来它的粉就特别甜,它的香味就不同样。
大圩红薯粉之所以出名,除了这里种植的红薯原料好,还有一点就是这里绝大多数都是纯手工制作的红薯粉。李能旺除了自己参与制作,还特意聘请了两名手艺娴熟的老工匠,其中有一个叫刘建财的做粉已经快30年了,将紫薯磨成的淀粉经水泡成糊状熬成粉皮,晾至半干用机器或手工制成大小粗细均匀的粉条,在阳光下晒干后即成为大圩红薯粉中的精品——紫薯粉。制作出来的红薯粉质量好不好,搅拌成糊这一步骤特别关键,水的比例要恰到好处。
红薯粉工匠刘建财:这个步骤,要是滴的时候断线,稀了,滴的时候不断线就太黏,这个关键步骤就在这里,口感好不好就在这里。
像这样手工制作紫薯粉一天最多也就能制成三四百斤的成品,到目前为止,李能旺已经加工了至少5000斤紫薯粉,但是家中仓库里的成品已经寥寥无几。
大塘村村民 李能旺:五千来斤到今天为止就是这点存货,这点存货别人也已经要了,反正做出来没有存货,要得多的就要提前预定,你要得少的到屋里来还差不多。
李能旺每年生产的红薯粉大概在2万斤左右,从种植、采收、制作都会聘请不少本村的村民务工增收,随着红薯粉的行情越来越好,明年他准备将种植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大塘村村民 李能旺:希望达到明年有五万斤(红薯粉),村子里有蛮多人来做事了,能够带动了,带动这里农户改善一点(生活),水平提上来。
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随处可见各家各户房前屋后挂着一排排的红薯粉,伴随着清风的吹拂撩动着人们的味蕾。作为大圩镇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全镇共有500多户农户参与红薯种植和红薯粉的制作,年产红薯粉超40万斤,产值近500万元。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 辉 蓝玉春
编辑:刘翥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jianghua-wap.rednet.cn/content/2021/12/08/10536279.html
热门评论
打开江华融媒,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