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讲述★
红色家书 江竹筠的托孤信: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讲述| 唐彦飞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歌剧《江姐》的主题曲《红梅赞》为一代代中国人所传唱。那个身穿蓝布旗袍,外罩红色毛衣,围着白色长围巾,梳着短发的巾帼英雄江姐的形象深入人心。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她是小说《红岩》中江姐的人物原型,她是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顽强不屈的巾帼英雄,她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她就是江竹筠,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革命女烈士。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不幸在万县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竹筠始终坚贞不屈。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江姐”。江姐激励了整个渣滓洞监狱的难友,使全体难友更加坚定了革命意志,凝聚一心,开展了一场长达17个月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狱中地下斗争。作为一名革命者,江竹筠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作为母亲,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儿子彭云。1949年8月,经过营救,同狱的曾紫霞获释。出狱的前一天晚上,江竹筠用竹签蘸着棉灰制成的“墨水”,在极薄的毛边纸上写了一封“托孤信”,委托曾紫霞交给谭竹安(江姐的丈夫彭咏梧前妻谭正伦之弟)。
江竹筠全家福
竹安弟:
友人告知我你的近况,我感到非常难受。幺姐及两个孩子给你的负担的确是太重了,尤其是在现在的物价情况下,以你仅有的收入,不知把你拖成甚么个样子。除了伤心而外,就只有恨了……我想你决不会抱怨孩子的爸爸和我吧?苦难的日子快完了,除了希望这日子快点到来而外,我什么都不能兑现。安弟!的确太辛苦你了。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去年6月被捕)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年底有出牢的可能。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我们一直是不断的在学习,希望我俩见面时你更有惊人的进步。这点我们当然及不上外面的朋友。话又说回来,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万一他作破坏到底的孤注一掷,一个炸弹两三百人的看守所就完了。这可能我们估计的确很少,但是并不等于没有。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幺姐是否仍在重庆?若在,云儿可以不必送托儿所,可节省一笔费用。你以为如何?就这样吧。愿我们早日见面。握别,愿你们都健康。
竹 姐8月26日(1949年)
江竹筠的书信
这封信也成了江竹筠留给儿子最后遗言。1949年11月14日,年仅29岁的江竹筠被秘密杀害于歌乐山下的电台岚垭刑场。江竹筠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宛若磐石的理想信念感染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而今的歌乐山,满目苍翠,山花烂漫。绽放于红岩之上的那树红梅,应该也在花丛中笑着。
唐彦飞,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爱好主持、唱歌、传播瑶族文化。主持过中国健康跑、中国瑶族盘王节等上百场次的活动。唱着《蝴蝶歌》、跳着长鼓舞登上了中央电视台1号演播大厅。在CCTV4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里向全世界介绍江华瑶族。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彦飞
编辑:刘翥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jianghua-wap.rednet.cn/content/2021/06/28/9600590.html
热门评论
打开江华融媒,参与评论